由于慢性咽炎的较早期症状跟食道癌的症状非常相似,所以经常会被患者误认为一般性疾病,往往被患者所忽略。48岁的王先生,最近一直觉得咽喉干燥、发痒,以为肯定是喝酒抽烟应酬过多所致,也就没太在意,只是吃点润喉片之类的东西,可是症状始终不见好,还总感觉咽部如鲠在喉,感觉有东西,却咳不出,咽不下。他怀疑担心自己得的是咽炎,就去耳鼻喉科看看。医生建议做胃镜检查,竟被诊断为早期食道癌。看到诊断报告,他始终无法相信,明明是一个常见的咽炎,怎么就是食道癌呢?
那么,食道癌早期症状有哪些?
一、食管内异物感
食管内异物感自觉某次进食时食物贴附在食管壁上,咽不下去,或感粗硬食物划破食管。
二、咽部干燥感和紧迫感
常感到下咽食物不顺畅,并有轻微疼痛,有点干燥、发紧的感觉。
特别是在吞咽干燥或粗糙食物时,这种干燥、发紧的感觉更为明显。另外,这种早期症状的发生与情绪波动有关。脾气暴躁的也会导致气管道发紧,影响食欲,引发食道癌。
三、吞咽梗噎感
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此症状十分常见,不少病人常能回忆第一次发生咽食哽噎感的时间,不经治疗可自动消失。数天或数月后再次出现,并可频繁发作,哽噎感的程度逐渐加重。
四、食物通过缓慢并有停留感
常有食管口变小,食物下咽困难并有停留的感觉。这些症状只出现在下咽食物时,进食之后即行消失,且与食物的性质没有关系,甚至在饮水时也有烧灼的疼痛。
五、胸骨后有闷胀不适感
但这种只能隐约地感到胸部不适,既不能指出不适部位,也难以叙述不舒服的具体情况。
只是感到肚下为烧灼样刺痛,轻重不等,多出现在下咽食物时,食后减轻或消失,也有的为持续性隐痛。
六、胸骨后疼痛感
这种表现在早期食道癌病人中比较多见。常在咽下食物时胸骨后有轻微疼痛,并能感觉得到疼痛的部位。疼痛的性质可为烧灼样痛、针刺样痛、牵拉摩擦样痛。
疼痛的轻重与食物的性质有关,吞咽粗糙、热食或有刺激性的食物时,疼痛比较重;
吞服流质、温热的食物时,疼痛比较轻。咽食物时疼痛,进食后又有所减轻甚至消失。这种症状大多可用药物治疗,暂时获得缓解,但数日或数月后病情又会复发,且反复出现,存在较长时间。
慢性咽炎与早期食道癌有什么区别?
咽炎和食道癌最难区分的症状是咽干或咽部异物感,不过,二者的临床表现其实是不同的,怀疑咽炎时应注意仔细检查。
一、发病年龄不同
咽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;
食道癌多发于中老年人群,高危年龄段为45—65岁。
二、发作诱因不同
咽炎发生时常有诱因,如因气候变化、饮食刺激、全身性疾病等所致;食道癌发生多是日积月累的结果,发作无明显诱因。
三、吞咽性质的不同
咽炎的吞咽异物感与饮食性质无关,进食时会有所减轻且不是堵塞感;食道癌的吞咽困难会随病情加重而改变,依次表现为吞咽固体、半固体、流质、水的困难,进食会有明显的停滞感或堵塞感。
四、伴发症状不同
咽炎的咽部不适,还会伴有干燥、瘙痒、灼热感等,急性发作的患者还会有短促的咳嗽;食道癌的异物感常伴有胸骨后或食管疼痛,呈烧灼感、针刺感、闷胀感、牵拉感或摩擦感。
五、用药效果不同
咽炎用药时,症状会有所缓解;
食道癌服用普通的消炎利喉药物无效。
怀疑食管癌,要做哪些检查呢?
一、X线钡餐造影
该方法能早期发现食管黏膜、结构及功能的变化,能够帮助较早判断食道癌前病变。且痛苦小,易耐受。
二、胃镜或食管镜
内镜用于食管癌诊断有着重要意义,它可以直接看到癌肿,还可进行肿瘤活检获得病理学诊断,诊断率可达80%。
它比上消化道造影能更好地显示病变,特别是细小的早期食管癌。
当患者有吞咽不适或进食后胸内疼痛等症状,上消化道造影未能显示食管异常,应毫不犹豫地进行纤维胃镜检查,以除外食管癌。
三、内镜超声检查
是将内镜与超声技术合为一体的新型技术,通过内镜直接观察食管腔内的形态改变,同时进行实时超声扫描,可以获得食管壁各层次的组织学特征,获得比X线、CT和内镜更加丰富的信息。
高频超声可以区分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癌变,区分上皮内癌、累及固有层的最早期浸润癌(黏膜内癌)和浸润至黏膜肌层的早期浸润癌(黏膜下癌)。
与内镜比较,内镜超声检查能够发现更早期的食管黏膜病变,对发现早期食管癌具有更重要的价值。
对于食道癌疾病的危害,不在于这种疾病的难以治愈,而是在于这种疾病的症状不明显,容易被人忽视,很多人错过了早期最佳的治疗时间,导致疾病的持续恶化,诱发更为严重的后果。
- 上一篇: 什么是尿毒症?发现尿毒症的现象及预防
- 下一篇: 血糖高的人饭后的3种表现
评论